最高法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
光明日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靳昊)最高人民法院11日对外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旨在进一步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3年1月1日起,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该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0年来,环境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全国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组织)2426个,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建成覆盖全国各层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的国家。全国法院探索创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裁判执行方式,共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司法确认案件1.6万余件。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10件,涉及走私洋垃圾、毁损自然遗迹、偷排船舶污水、非法采矿、破坏公益林地等不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类型,涵盖数人侵权、生态环境损害后果认定、修复责任承担和验收标准、技改抵扣、应急处置措施和费用承担等实体规则,以及诉前磋商、司法确认、先予执行等程序规则,有助于丰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法律适用。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4版)
IAEA称伊朗更改福尔多核设施离心机互连方式 伊朗否认******
当地时间2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谴责伊朗对福尔多核设施内两个离心机级联互连方式做出更改却没有进行申报的行为,这些离心机正在生产丰度为60%的浓缩铀。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伊通社消息,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对此表示,格罗西的相关言论说明他没有跟进最新的消息。
卡迈勒万迪解释称,此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名检查员错误地报告说,伊朗已经对福尔多核设施铀浓缩操作程序进行了更改而没有提前申报,但该检查员在现场得到解释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进行沟通,目前问题已经解决。伊朗原子能组织《保障协定》办公室也已发出信函,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事的问询。(总台记者 倪紫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